2022中国作家50强

2022-07-18 DBC 德本咨询/曾著

2022中国作家50强
S/N作家主要作品
1王蒙《青春万岁》《闷与狂》
2阿城《棋王》《阿城文集》
3贾平凹《废都》《秦腔》《暂坐》
4梁晓声《雪城》《人世间》
5麦家《解密》《暗算》《风声》《人生海海》
6陈彦《装台》《主角》
7金一南《苦难辉煌》
8姜戎《狼图腾》《天鹅图腾》
9都梁《亮剑》《狼烟北平》
10王朔《顽主》《我是你爸爸》《致女儿书》
11韩寒《三重门》《零下一度》《一座城池》《光荣日》
12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
13刘心武《钟鼓楼》《飘窗》《邮轮碎片》
14铁凝《大浴女》《笨花》
15莫言《红高粱》《丰乳肥臀》《蛙》
16李洱《花腔》《应物兄》
17唐浩明《曾国藩》《张之洞》
18白描《秘境》《天下第一渠》
19郑渊洁《白客》《金拇指》《鬼车》
20张平《天网》《抉择》《重新生活》
21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文城》
22张炜《你在高原》《我的原野盛宴》
23毕淑敏《预约死亡》《拯救乳房》
24阿来《尘埃落定》《瞻对》
25冯唐《万物生长》《北京,北京》《不二》
26苏童《妻妾成群》《黄鹤记》
27王安忆《长恨歌》《天香》《一把刀,千个字》
28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温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
29郭敬明《幻城》《小时代》“三部曲”
30格非《隐身衣》《江南三部曲》
31迟子建《茫茫前程》《额尔古纳河右岸》
32毕飞宇《推拿》《写满字的空间》
33韩少功《马桥词典》《日夜书》《修改过程》
34阎连科《受活》《中原》
3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36马伯庸《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
37宗璞《东藏记》《北归记》(《野葫芦引》第四卷))
38霍达《穆斯林的葬礼》《补天裂》
39刘醒龙《爱到永远》《天行者》《如果来日方长》
40徐则臣《耶路撒冷》《北上》
41孙皓晖《大秦帝国》
42熊召政《张居正》《大金王朝》
43金宇澄《繁花》《轻寒》
44李佩甫《生命册》《金屋》《平原客》
45海岩《便衣警察》《一场风花月夜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
46徐贵祥《仰角》《历史的天空》
47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
48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牵风记》
49杨志军《藏獒》《西藏的战争》
50裘山山《我在天堂等你》《春草开花》
2022.07德本咨询/eNet研究院/颐丰
斯人大任

回顾中国文学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刻在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钟鼎铭文,尽管只言片语并不成“文”,却称得上是书面文学的萌芽,汇编于西周时期的《诗经》则是最初的文学形式。

此后的三千年间,以文字为载体,从先秦散文到明清小说,观魏晋风度与盛唐气象,文学作品在岁月流转中呈现出日益多元的表达方式。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俯拾即是,流传愈广,读者愈多,是记录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珍贵史料,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现阶段的中国作家起源于五四时期,大体指的是新文化运动以后采用白话文写作,倡导思想启蒙的“新文学”的现代及当代作家。以当时第一批觉醒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如我们熟知的鲁迅、胡适等。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定是现实的写照与映射。而作家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在一定意义上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价值观的责任。

细数我国现当代作家,各有其代表性的语言风格和行文方式,或用质朴动人的文字带读者领略乡土自然风光和风貌人情,或凭超凡的想象力建构出超脱于现实的庞大完整的书中世界,写虚虚实实的历史与未来,亦写平凡人物的点滴生活,宏大与渺小相映成辉,生命与情感的议题就在这样的叙事中被娓娓道来……

笔底烟花

文化与社会政治一脉相承,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象征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黑色幽默等经典流派,无一不是对应历史时期所留下的烙印,我国的革命文学、伤痕文学、先锋文学等亦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文艺思想领域“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国内文学作品的走向。

整体而言,在传统主流思想数千年的熏陶下,大多数文学作品以隽永含蓄为底色,意蕴深厚绵长,字里行间流淌着独特的中华文化之美。这些文学作品并不需要读者有高深的文学素养与造诣,往往艺术性与可读性并重,不拘一格更自有其情韵所在。

从鲁迅、老舍、钱钟书这样家喻户晓的作家说起,斯人已逝,其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却始终留存在人们心中,孔乙己、骆驼祥子、方鸿渐在近百年后仍跃然纸上,作为某种象征而存在。即便以作品为原型的人物故事后来数次被搬上荧幕进行可视化演绎,最打动人心的依旧是原著里简单真挚的描述。

作品自身经由验证的文学价值是一方面,从作品中引申出的教化价值同样值得称颂。以描写苦难的文学作品为例,作家秉持着悲悯的情怀,从本真的人文角度出发,没有高高在上的审视和审判,没有消解作品严肃内涵的笔法,读者能够在其中触摸文字的肌理,感受作者的未尽之意。

心即理也

一个必须要承认的现实是,当代的普通读者生活在充斥着快节奏的、碎片化的信息环境中,偏好即时的反馈和短暂的刺激,图像与视频成为更受欢迎的载体。与此同时,网络空间泥沙俱下,市场追逐利润,很难说今时今日的创作者仍保留着过往的文人风骨,传统的文学作品似乎日渐式微。

实体书店生意不景气,多数出版社难以存续,创作自由被部分切割,网络文学成为学生倾向选读的课外书,无纸化阅读方式的盛行分流了纸质书的读者群体,如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着新兴作家的生长空间。

然而相应地,创作环境的局限又何尝不能转化为养分。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实践,取材于日常细微的体察感悟。“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创作者的敏感度和同理心是其次,说真话表真意是第一课。即便名利浮华环绕,依然能坚持自我追求,认真打磨作品,有价值的东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被埋没。

正如人文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所提到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深度阅读都不可取代。它是人们认识生命真相,抵达世界深处的最佳路径。”作家与读者似乎永远维持着平衡,有人苦苦耕耘就有人默默坚守,无视横亘在时空间的距离,于某一本书中相遇,借由文字传达的力量获得内心的共振。

结语

胸中有丘壑,天地之大,万物尽在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