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网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TOP50

2025-03-31 DBC 德本咨询

2024电网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TOP50
S/N企业iP
1上海电气97.85
2国电南瑞97.61
3特变电工97.29
4华润微96.98
5正泰电器96.95
6思源电气96.91
7亨通光电96.84
8润和软件96.77
9国轩高科96.52
10中国西电96.35
11深科技96.14
12许继电气95.98
13特锐德95.71
14神州泰岳95.33
15平高电气94.89
16国网信通94.63
17汉度科技94.12
18广和通93.68
19威胜信息93.05
20南网科技92.74
21特斯联92.18
22海兴电力91.63
23明阳电气91.07
24润建股份90.55
25朗新集团90.02
26东方电子89.76
27林洋能源89.11
28远光软件88.67
29飞利信88.23
30科大智能87.88
31科陆电子87.45
32长园集团86.99
33泽宇智能86.34
34科远智慧85.92
35安靠智电85.18
36理工能科84.77
37国能日新84.06
38智光电气83.95
39万胜智能83.17
40海得控制82.73
41优特科技81.62
42新联电子80.15
43有方科技79.98
44积成电子79.31
45智洋创新78.04
46魅视科技77.57
47中能电气76.29
48友讯达75.83
49长城电工74.12
50煜邦电力73.45
2025.03 DBC/CIW/CIS
能源共享新赛道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均突破50%。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共享概念正在变得流行,那就是V2G(Vehicle to Grid)双向充放电技术。

简单理解,V2G就是一种允许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进行双向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创新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电动汽车不仅是能源的消费者,也可以作为能源的提供者。2024年9月10日,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一则联合通知,要求扩大V2G技术试点范围,加速探索可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并通过市场推动V2G规模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既是支撑用户日常用车的能源,也是一种储存电能的设备。当新能源汽车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出发,如何利用好这张“移动能源网络”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对于用户来说,V2G的优势在于灵活和经济效益,当电价处于低谷时给车辆充电,处于电价高峰和用电高峰时将车辆存储的电能卖给电网,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对电网来说,在电网需求低时,电动汽车可以从电网获取电能进行充电,在电网需求高时,电动汽车可以将储存在电池中的电能反馈给电网,能够起到调峰作用,优化电网的负荷管理。

当前,V2G技术还处于一种示范性的阶段,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都有对应的车网互动示范项目。北京中再大厦V2G试点项目是国内第一个V2G商业化区域,包括12个V2G充电桩,车辆可以在用电高峰时段为大厦提供电能。深圳的车网互动示范站多达137座,可调节电力为4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用电负荷。

政策的扶持与企业的加码正在让“共享能源”成为新的热点赛道。

重构能源体系与社会经济形态

当前,我国电网智能化进程已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呈现出技术融合加速、应用场景多元化、政策支持体系完善三大特征,智能电网的深化发展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升级,成为推动能源革命、产业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核心引擎。

能源体系正在重构,从集中式到分布式,如青海省海西州通过“光储直柔”系统,实现清洁能源占比超90%的区域微网运营,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提供样板。从电力供应到增值服务的产业经济赋能催生出了万亿级新产业生态,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电网基础设施正在演变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例如杭州萧山区试点项目通过电网光纤网络承载社区安防、环境监测等公共服务,创造单位公里管线年增值收益超200万元。

从技术角度分析,AI大模型正在重塑产业逻辑,电力行业首个千亿参数大模型“大瓦特”的落地,标志着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决策核心。未来电网智能化解决方案将深度整合多模态感知数据,例如通过卫星遥感+地面传感器实现山火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9%,借助数字孪生技术使电网规划效率提高60%。

智能电网技术已渗透至电力全产业链。在发电端,风光储一体化系统实现波动性新能源的平滑接入;在输电环节,特高压柔性直流技术使跨区域输电损耗降至3%以下;在用电侧,智能电表覆盖率达98%,支撑分时电价与需求侧响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电网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载体。

结语

那些能够将电力系统与数字技术深度结合的企业,既能够应对新能源波动性、数据安全、投资回报周期延长等挑战,更能够把握技术融合、服务创新、生态共建带来的战略机遇,将在未来十年主导这场能源革命的进程。

在这场变革中,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将从“电网建设者”进化为“能源生态建筑师”,其价值创造逻辑将从设备销售转向持续运营服务,最终成为智慧能源时代的核心价值枢纽。

(文/任江湖)

e-Mail:lab@enet16.com

【DBC拟定框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