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 企业 | 备注 |
---|---|---|
1 | 美团 | 城市低空配送小型多旋翼无人机 |
2 | 京东 | 智能快递车、物流无人机 |
3 | 顺丰 | 丰翼无人机 |
4 | 菜鸟 | 菜鸟无人车 |
5 | 新石器 | 全栈式软硬一体无人车X3 Plus |
6 | 行深智能 | Robo-Van无人驾驶同城物流车 |
7 | 中国邮政 | 低空无人机物流配送 |
8 | 毫末智行 | 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摩驼3.0” |
9 | 九识智能 | 无人物流配送车 |
10 | 白犀牛 | 无人驾驶配送车 |
11 | 大疆 | 民用运载无人机DJI Flycart 30 |
12 | 中通 | 油电混合快递无人机 |
13 | 科钛机器人 | 智能无人叉车 |
14 | 一清创新 | 一清夸父多功能无人车 |
15 | 松灵机器人 | 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 |
16 | 拓攻机器人 | 大型固定翼无人机STAR-650 |
17 | 创智科技 | 物流机器人 |
18 | 嘉腾机器人 | AGV研究与制造(搬运机器人) |
19 | 微至航空 | 中大型通用无人运输机研发 |
20 | 飞步科技 | 无人驾驶运输车队 |
21 | 粤十机器人 | 冷链无人工厂解决方案 |
22 | 立镖机器人 | 立镖智能分拣机器人 |
23 | XYZ Robotics | 物流分拣机器人 |
24 | 海康机器人 | 智能机器人运输 |
25 | 极智嘉 | 一站式仓储机器人 |
26 | 灵动科技 | 仓储物流机器人 |
27 | 沃飞长空 | 无人机物流配送 |
28 | 阿里巴巴 | 小蛮驴无人配送车 |
29 | 快仓智能 | 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 |
30 | 焕智科技 | 车间智能制造自动化配送 |
31 | 海柔创新 | 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 |
32 | 小狮科技 | 无人配送车UDV-170D |
33 | 丰翼科技 | 无人机物流配送 |
34 | 申通 | 无人物流配送车 |
35 | 擎朗智能 | T1配送机器人 |
36 | 中原内配 | 工业厂区内部无人车物流 |
37 | 智慧航海 | 小型无人电动船艇 |
38 | 普渡科技 | PUDUT300工业配送机器人 |
39 | 智行者 | 自动驾驶大脑 |
40 | 牧羽天航空 | 货运重载荷eVTOL |
41 | 迅蚁 | 物流无人机、云端UTM和调度系统 |
42 | 极兔速递 | 无人快递车 |
43 | 驭势科技 | UiBox无人配送车 |
44 | 凯乐士 | 物流机器人 |
45 | 赛特智能 | 医院智能配送机器人智赛拉 |
46 | UU跑腿 | 无人机物流配送 |
47 | 乐橘科技 | 智能物流 |
48 | 炬星Syrius | FlexGalaxy.Al智慧物流 |
49 | 蓝霄航空 | 增程式倾转旋翼eVTOL货运无人机 |
50 | 真机智能 | 户外小型配送机器人 |
2025.04 DBC/CIW/CIS |
人机共生的生态进化
2月8日,我国在全球无人配送车技术标准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由中国牵头制定的电气运输设备领域首个载物国际标准《电气运输设备 第3-2部分:载物电气运输设备移动性能测试方法》(IEC 63281-3-2)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话语权达到新高度。
这个由中国主导制定的全球首个无人配送车国际标准,不仅彰显了中国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全球无人配送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无人配送行业与快递行业的深度融合,不是冰冷机器对血肉之躯的替代,而是一场人机共生的生态进化。
2025年全国邮政工作会议发表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74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达1.4万亿元。无人配送角力的主战场,是从快递网点把货物送至驿站,称之为城配物流的“神经末梢”,也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五公里”。
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手段,无人配送为物流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不仅支持快递员提高配送效率,还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物流配送,从而推动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多元化格局与场景化深耕
当下,我国无人物流配送行业的市场参与者已经形成三大阵营。互联网与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京东物流、美团等依托庞大的业务生态,构建从仓储到末端配送的全链条无人化体系;传统物流企业如顺丰、中通等通过技术自研与战略合作推进无人化转型;创业公司如新石器、白犀牛等聚焦垂直场景,以差异化技术突围。
技术方面,头部企业如百度Apollo、毫末智行在L4级自动驾驶算法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上占据优势,而创业公司则通过视觉导航优化等细分技术切入市场。AI、大数据、新能源及其续航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也让无人物流配送更加智能化。
场景覆盖广度与深度上,阿里、京东通过多行业布局(如生鲜、医药)实现了物流全国覆盖,而新石器等企业深耕园区物流、移动零售等垂直场景,形成局部优势。
市场格局的演变也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方向,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日益显著。例如,中通与新石器合作推动无人车规模化商用,菜鸟网络联合顺丰探索跨境无人机配送。竞争已从单一技术较量转向“技术+场景+数据”的生态整合。
政策红利也在加速行业商业化落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加速拓展应用场景。通过上路分级制度,在工业园区、高校、CBD等场景构筑了数字交通试验场。无人配送车“持证上岗”,为催生万亿级市场准入标准带来可能。
结语
无人物流配送正重塑物流行业的核心逻辑——效率革命、成本重构、服务升级。未来,无人物流配送行业将在政策引导、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下,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商用”,最终形成“人机协同、天地一体”的智能物流生态。
(文/任江湖)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