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力控技术TOP10

2025-08-04 DBC 德本咨询

周刊头图.png

中国机器人力控技术领域已形成“核心部件突破+场景方案深耕”的双轨竞争格局。以下企业凭借自研传感器、控制算法或系统集成能力在工业、协作、医疗等场景建立了壁垒,综合技术实力、商业化进度及行业影响力综合进前十。

2025中国机器人力控技术TOP10
RK企业技术方向技术壁垒
1埃斯顿伺服系统+力控算法全栈自研,从电机到机器人OS,动态重力补偿精度好
2思灵机器人关节扭矩传感器+自适应阻抗控制七轴力控模块(分辨率好),NASA技术转化
3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全身力控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应对未知外力扰动)
4节卡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关节力控碰撞检测响应时间好(ISO/TS 15066认证)
5大族机器人高动态力控+视觉力控融合VFC视觉力控系统(视觉引导+实时力反馈)
6珞石机器人工业级精准力控TrueMotion控制内核(力控带宽好)
7非夕科技自适应机器人全域力控Rizon拂晓(全球首台自适应机器人)
8坤维科技六维力传感器(核心部件)光纤光栅技术(抗电磁干扰,精度好)
9因时机器人微型伺服电缸(精密直线力控)直线推力分辨率好(全球最小电缸)
10来福谐波谐波减速器+力矩传感器集成力控关节模组(扭矩波动小)
2025.07 DBC/CIW

突破“卡脖子”部件(硬件层),坤维科技打破美国ATI、日本BL Autotec垄断,六维力传感器国产化率第一;因时机器人,微型直线伺服电缸替代瑞士Cylindo,价格仅为1/3;来福谐波,力控谐波减速器良率达99%(对标日本HD),支撑了国产协作机器人降本。

算法创新定义场景标准(软件层),算法突破,性能碾压,如思灵机器人,机械臂末端抗扰动能力超传统机器人5倍;非夕科技在未知表面实现恒力打磨(力波动<0.5N);埃斯顿,负载20kg时力控精度仍达±0.1N(国际±1N)。

绑定高价值场景商业化,医疗如思灵Diana7完成全球首例力控脊柱手术(误差<0.3mm);半导体如珞石XB系列用于芯片测试座插拔(良率99.99%);新能源如节卡机器人在宁德时代电池模组装配线(力控拧紧合格率100%)。

未来决胜点或为AI+力控融合(如优必选将强化学习用于人形机器人抗摔倒训练)、跨行业渗透(如非夕科技将力控技术迁移至农业采摘)、标准化接口(如坤维推动六维力传感器即插即用协议,替代PLC复杂配置)。

周刊底图.png

注:工信部《“十四五”机器人发展规划》明确将“高精度力控传感器”列为攻关重点。

(文/选调)

e-Mail:lab@enet16.com

【DBC拟定框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