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第一,排除汽车电子设计类公司(如德赛西威),专注生产环节;第二,包含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链条;第三,区分本土替代型和出海领先型。关于“行业意义”着重强调打破垄断,以及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弯道超车机会。
S/N | 公司 | 优势 | 意义 |
---|---|---|---|
1 | 依柯力信息 | 汽车MES市占率第一(国内新能源车企覆盖率很高) | 新能源车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推手 |
2 | 中望软件 | 国产CAD龙头(市占率不错),CAE技术突破 | 研发设计软件国产替代先锋 |
3 | 宝信软件 | 钢铁MES霸主(宝钢体系全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 | 流程工业智能化标杆 |
4 | 鼎捷软件 | 制造业ERP+MES一体化(电子/装备领域领先) | 难得的离散工业全栈数字化服务商 |
5 | 赛意信息 | SAP实施专家,自研SMOM平台(华为制造伙伴) | 高端制造MES国产化主力 |
6 | 能科科技 | 数字孪生+产线仿真(军工/航空领域垄断) | 高端装备仿真技术领导者 |
7 | 华大九天 | EDA工具(模拟电路全流程覆盖) | 芯片设计“卡脖子”破局者 |
8 | 概伦电子 | 器件建模EDA(全球晶圆厂市占率高) | 半导体制造良率提升核心工具 |
9 | 树根互联 | 根云平台(三一重工孵化,工业设备连接量第一) | 工业互联网生态构建者 |
10 | 东土科技 | 工业网络交换机+操作系统(电力/轨交核心供应商) | 工业控制安全底座提供方 |
2025.08 DBC(DB Consulting)/CIW |
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中枢,正从“工具辅助”升级为“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在政策强力推动与产业链自主诉求的双重作用下,2025年将成为行业分水岭——机遇与挑战的碰撞将重塑竞争格局。
2025年关键生产控制类软件(MES/SCADA)国产化率或达30%,研发设计类(CAD/CAE/EDA)或达15%。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定向注资,长三角/珠三角地方政府对采购国产工业软件企业给予30%成本补贴。
新能源汽车制造升级,单车软件投入从传统燃油车500元飙升至智能电动车5000元,电池产线MES需求激增。芯片自主化倒逼EDA突破,中国晶圆厂产能扩张至全球占比可观,将推动加速全流程工具链覆盖。
工业AI融合应用,数字孪生体实现产线动态优化,AI视觉质检替代人工。云原生架构普及,推动工业APP低代码开发,中小企业上云成本降低。
2025年的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将彻底告别“简单替代”思维,转向定义新一代智能工业范式。机遇属于那些深度啃硬骨头的技术派——能否在CAE内核、实时控制OS、工业AI大模型等底层领域实现原创突破,将决定中国能否从“制造大国”真正迈向“智造强国”。
政策、资本与产业界的铁三角合力,或能在全球工业版图重构中赢得话语权。
(文/另据)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