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机器人背后的“黄金齿轮”是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它指的是构成AI机器人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壁垒的关键底层技术、核心零部件或使能平台。这些“齿轮”虽不直接面向最终用户,但却是整个系统高效、智能、可靠运行的基础和驱动力。它们通常具有高技术门槛、高附加值、难以替代的特点,是产业链中价值最集中的环节。
1、地平线
“大脑”齿轮-高性能、低功耗车规级/机器人AI芯片(征程系列)及计算平台(Matrix)。中国领先的边缘AI芯片公司,其征程系列芯片是国内率先大规模前装量产的车规级AI芯片,在机器人领域同样应用广泛(如仓储AGV、服务机器人)。自主研发的BPU(Brain Processing Unit)架构针对AI计算优化,能效比高。提供完整的芯片+工具链(天工开物)+算法解决方案,降低客户开发门槛。强大的车企和机器人客户生态,商业化落地能力突出。
2、华为海思
“大脑”齿轮-通用及专用AI芯片(昇腾系列)。拥有国内顶尖的芯片设计能力,昇腾系列AI处理器提供强大的云端和边缘AI算力,是华为全栈AI战略(包括机器人)的基石。昇腾芯片广泛应用于AI训练、推理,支持复杂的机器人视觉、导航、决策算法。结合华为在通信、云、操作系统(鸿蒙OS有望在机器人领域拓展)的优势,提供强大的协同潜力。尽管面临挑战,但其技术积累和生态影响力巨大。
3、大疆创新
“感官”齿轮(视觉感知、稳定系统)、“灵魂”齿轮(飞控、导航算法)、“神经”齿轮(电机、电调)-高度垂直整合的感知-决策-执行技术链。全球无人机绝对霸主,其核心技术(如先进的视觉感知系统、鲁棒的控制算法、高精度云台、自研电机电调)是无人机(空中机器人)的“黄金齿轮”。在机器人感知(尤其是视觉)、稳定控制、运动规划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积累。强大的工程化、量产化和成本控制能力,技术壁垒极高。其技术(如Livox激光雷达、机甲大师机器人技术)正积极拓展至地面、教育机器人等领域。
4、商汤科技
“灵魂”齿轮-计算机视觉(CV)及多模态AI算法、AI平台(SenseParrots)。全球领先的AI软件公司,尤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技术实力顶尖。其CV算法(物体识别、场景理解、SLAM、手势识别等)是机器人环境感知和交互的核心。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推出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如工业/服务机器人视觉模块),并与多家机器人厂商合作。强大的研发投入、海量数据积累和原创算法能力是其核心壁垒。
5、旷视科技
“灵魂”齿轮-计算机视觉(CV)及机器人操作系统/算法(河图HETU)。与商汤并列为CV领域巨头,在物体检测、识别、分割等方面技术领先。其核心优势在于将CV技术与机器人应用深度结合,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协同操作系统“河图(HETU)”专注于智慧物流仓储场景,优化机器人调度、路径规划和仓储管理。在物流机器人领域有大量落地案例,证明了其算法和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实用性。
6、绿的谐波
“神经”齿轮-精密谐波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关节(尤其是协作机器人)最核心的传动部件,技术壁垒极高,长期被日本哈默纳科垄断。绿的谐波是中国该领域的绝对龙头,实现了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为国产机器人产业链安全可控和降低成本做出了关键贡献。直接受益于国产机器人的蓬勃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7、优必选科技
“灵魂”齿轮(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AI交互算法)、“神经”齿轮(关节伺服驱动器)、“骨架”齿轮(结构设计)-人形机器人整机及核心技术的垂直整合者。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黄金齿轮”上投入巨大且成果显著。复杂双足步态规划与控制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自研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实现精准力矩控制。在语音对话、视觉识别、情感表达等方面持续投入。虽然以整机知名,但其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积累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齿轮”的重要玩家,尤其在驱动和控制方面。积极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教育、展厅、特种应用)。
本质上,这些深耕于AI芯片、核心传感器、精密传动、先进AI算法与操作系统等“黄金齿轮”领域的中国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显著的商业化进展和对产业链的关键支撑作用,构成了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崛起的坚实底座和核心驱动力。
(文/西北角)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