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竞争”,在这个背景下,不再仅仅关乎发卡量,更关乎用户质量、活跃度、粘性和价值贡献。
S/N | 银行 | 备注 |
---|---|---|
1 | 招商银行 | 公认的“信用卡之王” |
2 | 平安银行 | “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态”的极致践行者 |
3 | 交通银行 | 被称为“零售之王”的有力竞争者,尤其在营销活动方面非常突出 |
4 | 中信银行 | “玩卡”文化的引领者 |
5 | 广发银行 | 信用卡业务是其传统强项,发卡量和活跃度长期位居市场前列 |
6 | 浦发银行 | 曾凭借积极的权益投入迅速崛起 |
7 | 光大银行 | 羊毛实惠、活动多是其在用户心中的标签 |
8 | 民生银行 | 拥有一定的高净值客户基础 |
9 | 兴业银行 | 形成了差异化特色 |
10 | 上海银行 | 拥有天然的本地场景优势 |
2025.10 DBC(DB Consulting)/CIW |
招商银行
其优势不在于发卡量最大,而在于客群质量最高、用户粘性最强、品牌价值最大。“掌上生活”App是行业标杆,通过丰富的饭票、影票、积分权益和优质服务,牢牢锁定了城市中产及以上的优质客群,单卡收益行业领先。前途所在:继续深化客群细分经营,提升个性化服务能力,巩固其高端客群的优势。
平安银行
依托平安集团的生态资源(如车生态、寿险客户),通过大数据驱动进行精准营销和风险定价。其信用卡业务增长迅猛,特点是高效的线上化和强大的交叉销售能力。前途所在:继续深化生态融合,利用科技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交通银行
经典的“最红星期五”品牌活动深入人心,通过实实在在的刷卡金返还,有效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和忠诚度。前途所在:持续打造有吸引力的品牌营销活动,维持其在日常消费场景中的竞争力。
中信银行
在航空联名卡(如国航、厦航)和网络联名卡(如淘宝、京东PLUS)领域做得非常成功,权益设计精准,吸引了大量有特定需求的用户。前途所在:继续深耕细分客群,打造更多“爆款”联名卡产品。
广发银行
在航空、商旅、购物等细分市场有深厚的积累,用户基础庞大。前途所在:如何盘活存量用户,提升价值贡献,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浦发银行
在高端卡市场(如AE白金卡)有过辉煌战绩,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优质客户。当前进入更加精细化的运营阶段。前途所在:优化投入产出比,实现高端客群的稳定经营和价值挖掘。
光大银行
在旅游、购物等领域的促销活动频繁,吸引了价格敏感型用户,保持了不错的用户活跃度。前途所在:通过活动提升用户粘性,并逐步引导向更高价值的业务转化。
民生银行
早期以豪白、钻石等高端卡产品闻名。近年来也在积极调整策略,发力细分市场。前途所在:激活其高端客群的潜力,并寻找新的增长点。
兴业银行
“活力人生”品牌主打运动健康,与多家运动品牌、场馆合作。在绿色金融、低碳主题卡方面也有探索。
上海银行
深耕本地市场,与区域内的商业综合体、便民服务、公共交通(如上银的社保卡、医保卡联动)结合紧密,用户忠诚度高。
在存量时代,成功的信用卡业务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转向“精而美”。未来的TOP玩家,将是那些能够深度嵌入场景(将信用卡支付无缝嵌入到购物、出行、娱乐、生活服务等各类生态中)、强化用户经营(从“发卡”转向“经营”,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打造个性权益(基于数据洞察,为用户提供真正需要、难以替代的个性化权益和服务)、风控智能化(利用AI和大数据,实现更精准的额度管理和欺诈防控)的银行。
(文/购买趋势)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