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第二曲线”是指在第一条增长曲线(核心主业)到达巅峰之前,通过创新开辟一条新的增长路径。这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和未来格局。
其并非一定是当前体量最大的,但一定是在探索新增长引擎上布局最深、势头最猛、模式最具有颠覆性的。
这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问题。但为什么思考这一问题的大多都是民企,这也是一个问题。
1、华为
在消费业务受限后,华为将强大的研发能力转向ToB和车B市场。其智能汽车部件(鸿蒙座舱、自动驾驶系统)、数字能源以及华为云,正成为新的增长支柱,目标是成为智能世界的“底座”提供商。
2、百度
已基本完成从搜索引擎公司向AI公司的转型。其“文心一言”大模型和飞桨深度学习框架是核心资产,第二曲线增长在于将AI能力通过智能云输出给企业和政府,实现商业化落地。
3、阿里巴巴
阿里云是国内公有云的领导者,其第二曲线在于从单一的IaaS服务向“云+AI+数据”一体化服务演进,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4、字节跳动
在C端流量见顶的背景下,其飞书、火山引擎等ToB业务正试图将内部验证过的高效协同工具和推荐算法能力对外开放,这是其突破增长边界的关键尝试。
5、科大讯飞
基于其语音和认知智能技术的长期积累,正在教育、医疗、司法、城市等赛道进行深耕,从技术提供商转向行业解决方案的运营者,商业模式更具想象空间。
6、宁德时代
在动力电池之外,全力发展储能业务,这是万亿级的新市场。同时,积极探索电池技术在其他场景的应用,如电动船舶、智慧无人矿山等,拓展技术边界。
7、比亚迪
其第二曲线非常清晰:1)品牌高端化(仰望、方程豹);2)将自研的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向其他车企供应;3)和宁德时代一样,大力开拓储能市场。
8、隆基绿能
作为光伏龙头,其第二曲线是利用光伏制氢(“绿氢”),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存储和消纳问题,切入未来能源体系的核心环节。
9、远景科技集团
不止于风机和储能电池制造,其核心第二曲线是“远景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为政府、企业提供端到端的零碳解决方案,成为“绿色新工业体系”的微软。
10、药明康德
其第二曲线是从CRO(研发外包)向CDMO(生产外包)乃至CRDMO(研发生产一体化)延伸,构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不可或缺的“研发基础设施”,天花板极高。
11、药明生物
其第二曲线亦为从CRO(研发外包)向CDMO(生产外包)乃至CRDMO(研发生产一体化)延伸,构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不可或缺的“研发基础设施”,天花板极高。
12、中芯国际
在追求先进制程的同时,第二曲线在于深耕车载芯片、功率半导体等成熟制程的特色工艺,以及发展Chiplet(芯粒)等先进封装技术,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建立不可替代的环节。
13、小米集团
小米汽车是其最受瞩目的第二曲线,成功与否将决定公司未来天花板。同时,“手机×AIoT”战略下的全屋智能生态,也是其重要的增长引擎。
14、美团
从外卖到“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是更广阔的市场。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技术将重构配送网络,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15、京东
将自身强大的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作为产品对外输出(京东云、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实体经济。京东健康也已成长为独立的增长极。
16、拼多多
Temu以其独特的全托管模式席卷全球,是当前最亮眼的第二曲线。在国内,其对农业供应链的深度改造(农地云拼)也蕴含着巨大价值。
17、商汤科技
从计算机视觉向通用人工智能(AGI)大模型平台演进,并探索AI在科学研究(如药物发现、材料学)中的应用,打开新的增长维度。
18、蓝色起源
民营航天企业,如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随着中国星网等巨型星座计划的推进,商业火箭发射需求井喷。这些企业有望成为中国版的SpaceX,开启太空经济的大门。
19、本源量子
在量子计算这一终极前沿,其目标是提供“量子算力”服务,虽然远期,但一旦突破,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华大基因
Beyond基因测序,其第二曲线在于利用庞大的基因组数据,进军精准医疗、康养、农业育种等领域,成为生命数字化的领导者。
总体而言,这些企业的“第二曲线”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其第一曲线所积累的核心能力(技术、数据、品牌、供应链)进行“能力迁移”和“战略衍生”。
2025,以及未来,预判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将越来越多地看其是否成功点燃了充满活力的“第二曲线”。
(文/成才之路)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