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机器人-图迈®Toumai®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领头羊”。技术突破与全链条布局,图迈是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的国产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打破了直觉外科“达芬奇”在该领域长达20年的垄断。它集成了三维高清视觉、可转腕手术器械和直觉式主从控制等核心技术,完成了包括前列腺癌根治术、肺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强大的商业落地能力,依托微创医疗集团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影响力,图迈已在国内众多顶尖医院完成装机和应用,手术量快速增长。同时,它也是目前最有可能与达芬奇在高端市场正面竞争的产品。关于未来潜力,该公司正在持续研发图迈的下一代产品,并布局支气管镜、骨科、泛血管等多个赛道,形成了比较强大的产品矩阵。
苏州康多机器人-康多机器人®
领域是腔镜手术机器人,技术创新的“挑战者”。关于源头创新与独特优势,康多机器人同样获得了NMPA批准,其特点是采用了“端端互联”的架构,理论上延迟更低,操作更灵敏。它在一些技术参数上(如三维立体视觉分辨率)可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临床认可度高,在北京、上海等多家顶级医院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康多机器人表现优异,获得了外科医生的高度评价,证明了其完成复杂手术的能力。背景雄厚,背靠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苏州政府,拥有比较强大的科研团队和技术积累,是“产、学、研、医”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
精锋医疗®-精锋手术机器人MP1000
领域也是腔镜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最快的“双子星”之一。具有比较全面的产品线,精锋医疗的MP1000腔镜机器人也已获NMPA批准,并且是同时掌握单孔和多孔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公司之一。其单孔机器人SP1000也已进入注册临床阶段,这在未来微创手术中是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比较高效的执行力,该公司从研发到产品获批上市的速度非常快,展现比较了强大的技术转化和商业化能力。它在中国市场的装机和应用推广也非常迅速。属资本市场的宠儿,获得了大量顶级资本的投资,为其持续的研发和市场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北京术锐机器人-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
领域是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颠覆性技术的“独行者”。技术独树一帜,术锐采用了独特的“连续体蛇形手术器械”技术,像人的手臂一样灵活。只需在患者体内开一个孔,就能完成所有操作,相比多孔机器人,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美容效果更好。解决了临床痛点,单孔手术是未来的重要趋势,术锐的技术路径与国际上的Titan Medical等公司类似,但进展更快,已获得NMPA批准,已可谓走在全球前列。具有相对的高壁垒与高价值,这种技术路线壁垒极高,一旦建立临床优势,将形成强大的护城河。它在妇科、泌尿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上海迈卓兰锐医疗-迈卓兰锐气管镜机器人
领域是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支气管镜),精准诊疗的“开拓者”。其精准定位蓝海市场,专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请注意,中国是肺癌高发国家,对精准、微妙的支气管镜检查和活检需求巨大。解决了传统难题,传统支气管镜依赖医生手感和二维影像,对于外周肺结节难以到达且诊断率不高。该机器人能通过狭小的气道,精准导航到病灶并进行活检,大幅提升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作为诊断性机器人,其使用频率和付费模式可能比大型手术机器人更具弹性,市场潜力巨大。
元化智能-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领域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属骨科领域的“全能战士”。全骨科平台化布局,锟铻机器人是全球少有的、同时覆盖膝关节置换和髋关节置换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并且已获得NMPA认证。核心技术自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方案、软件系统和机械臂,实现了从术前规划、术中定位到精准执行的全程智能化。符合中国术式,针对中国患者特点和医生手术习惯进行了优化,相比进口产品(如MAKO)更具本土化优势。
键嘉机器人-ARTHROBOT®
领域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属商业化领先的“实干家”。获首张国产证照,键嘉的ARTHROBOT髋关节手术机器人是首个获得NMPA批准的国产同类产品,在商业化进程上占得先机。具平台化与兼容性,其设计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适配不同厂家的骨科工具,降低了医院的采购和使用成本。市场覆盖比较广,已经在国内数百家医院实现装机和应用,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手术案例,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S/N | 公司/产品 |
---|---|
1 | 微创®机器人-图迈®Toumai® |
2 | 苏州康多机器人-康多机器人® |
3 | 精锋医疗®-精锋手术机器人MP1000 |
4 | 北京术锐机器人-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 |
5 | 上海迈卓兰锐医疗-迈卓兰锐气管镜机器人 |
6 | 元化智能-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
7 | 键嘉机器人-ARTHROBOT® |
2025.10 DBC(DB Consulting)/CIW |
为什么它们能脱颖而出?技术硬核,打破垄断,有些企业在核心技术上(如机械臂、控制系统、三维视觉)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商业化落地迅速,不仅拿到了“入场券”(NMPA注册证),更重要的是快速实现了医院装机和高品质的手术量,证明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深度契合中国医疗需求,国产机器人采购和维护成本远低于进口产品,有助于在广大地市级医院普及,符合国家“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战略;提供更快速的技术支持、医生培训和软件更新,更好地服务中国医院;在针对中国患者的解剖结构和中国医生的手术习惯进行优化方面有优势。
在布局未来方面,不仅在成熟领域(多孔腔镜、关节置换)竞争,也在单孔、自然腔道等下一代技术上进行前瞻性布局,潜力巨大。
(文/慷慨)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