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 企业 | 创新实践 | 领域 |
---|---|---|---|
1 | 华为 | 以15%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位居全球首位 | ICT |
2 | 贵州习酒 | 创新打造“基于酱酒全链数据驱动的数智化工厂”项目,实现生产效率提升50%,年可节约成本1.3亿元 | 酒业 |
3 | 洛阳轴承 | 5G+工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品从设计、选材、生产到交货的全程数字化 | 制造业 |
4 | 深度求索(DeepSeek) | 推出现象级DeepSeek大模型 | 人工智能 |
5 | 钉钉 | 服务超7亿用户与2600万企业组织,覆盖近八成A股上市公司,其AI应用数达141万且日调用量超1000万次,通过低代码与AI助理生态重塑企业数字化工作方式 | 软件服务 |
6 | 蒙牛集团 | 通过全链路数智化升级,实现“三个一百”目标(100人年产百万吨、产值百亿),并基于2.2亿消费者数据实现精准服务 | 乳业 |
7 | 波司登集团 | 建设服饰智能设计实验室,AI设计使头样开发时间从100天缩短至27天,构建业内最大服装数据库 | 纺织服装 |
8 | 抖音 | 依托智能推荐算法驱动内容生态,日活用户超7亿,电商GMV逐年增长,助力商家精准获客 | 电商 |
9 | 凯力专汽 | 5G+机械臂自动化装配,AI智慧监控提升安全水平 | 制造业 |
10 | 中诚华隆 | 全栈布局“芯片+整机+解决方案”,中诚华隆基于自身167项芯片发明专利,研发、生产和销售全栈自主可控产品。中诚华隆基于国产半导体产业链实现全国产大算力AI芯片流片,打造真正的中国芯,同时涵盖板卡、服务器及多形态超节点乃至千卡集群,并形成从底层硬件到数据中心部署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 AI算力 |
11 | 杭机股份 | 在研发、生产、管理等全环节深度应用数字孪生、5G、AI 等技术,实现全流程优化,研发周期缩短23%;集成多系统形成闭环管控,订单准交率提升5%,生产效率提升29% | 工业母机 |
12 | 双良集团 | 构建“智慧服务 + 智慧能源”的“大服务”平台,决策效率提升10%,工程师效率提升30%,服务成本降低10%。 | 光伏设备 |
13 | 柯力传感 | 通过构建工业物联网平台、产业大脑及多物理量传感器生态,驱动从传统制造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服务商转型 | 通用设备 |
14 | 强脑科技 | 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为核心,其智能仿生手实现精准运动控制与触觉反馈,并拓展至孤独症康复、睡眠健康及机器人灵巧手领域 | 脑机接口 |
15 | 徐矿集团 | 将AI大模型深度嵌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构建“数字神经系统”,实现从经验判断向数据驱动转型 | 综合能源 |
16 | 苏豪控股 | 创新打造“苏豪云”丝路电商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深度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跨境电商领域实现多项突破 | 多元金融 |
17 | Marketingforce迈富时 | 企业级智能体中台驱动的业务全链路增长革新 | AI Agent智能体 |
18 | 威士顿 | 其无序分拣机器人杂物检测准确率达97%,助力客户质量追溯效率从2天降至分钟级 | 工业软件 |
19 | 太极股份 | 太极股份携手中电联打造电力行业首个行业级可信数据空间,成功赋能电力公共信息平台并正式上线,加速电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数据要素 |
20 | 铜牛信息 | 以数据资产化服务为核心,积极布局算力基础设施,通过构建覆盖多区域的数据要素服务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 数据中心 |
21 | 正大食品 | 入选数字化转型“小灯塔”,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管理 | 农业与食品 |
22 | 国联股份 | 以“平台、科技、数据”为核心,通过多多智工、PTDCloud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将AI与大模型技术深度应用于数字化交易、供应链协同及数字工厂建设,有效赋能工业智能制造与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 互联网 |
23 | 宁波华翔 | 立足汽车零部件全链路管理体系,战略布局具身机器人生产制造、研发,加速从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向智能机器人硬件解决方案及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 汽配、具身智能机器人 |
24 | 360智语 | 一站式智能体“开发-管理-使用”平台,打造新一代AI生产力基座,“L2工作流+L3推理智能体+L4多智能体蜂群”三代智能体生产系统,精准适配不同业务场景需求,助力政企打造生产级AI原生应用 | 企业级智能体 |
25 | 金龙新材料 | 5G智慧园区实现预测性维护,意外停机率降低50% | 新材料 |
26 | 每日互动 | 以“数据智能”为核心,其消息推送SDK累计安装量超1000亿,并创新推出“数智绿波”产品,已落地全国多地,助力道路平均通行效率提升超20% | 数据智能 |
27 | 美图公司 | 夯实 AI影像技术底座,实现 AI 图像、AI视频、AI设计创作能力突破升级,推动AI生产力工具落地细分场景 | 人工智能 |
28 | 一鸣食品 | 构建“智能制造+新零售”产业生态,实现从牧场到门店的全程数据贯通,日配送量超500万件,品质损耗率接近为零 | 饮料乳品 |
29 | 中电金信 | 打造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通过四大平台实现全栈技术垂直打穿,助力行业高效构建现代化数字基础设施 | 金融科技 |
30 | 九章云极 | 首创全球首个实现工程化落地的强化学习云平台(AgentiCTRL),通过构建智能体(Agent)-环境闭环反馈系统,采用多智能体协同训练架构及高效并行计算,使智能体在复杂动态环境中实现最优决策。目前,九章强化学习云在机器人控制、游戏策略、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成为推动跨企业智能体协同训练推理的新范式 | 智算云服务 |
31 | 蘑菇车联 | MogoMind大模型加速城市级AI网络建设,驱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持续突破99.9% | 人工智能 |
32 | 美宜佳 | 全店智能系统优化零售运营,入选华为全球样板点 | 商贸流通 |
33 | 瑞为技术 | 打造人工智能视觉智能体,机场智慧通行行业领先,服务了全国2/3的千万级机场 | 人工智能 |
34 | 天阳科技 | 全链路金融科技服务创新,助力金融机构从数字化迈向数智化,实现在银行关键业务领域、关键业务环节以及关键科技领域的业务深耕 | 金融IT |
35 | Testin云测 | 自研AI测试头部产品Testin XAgent,深度融合大模型、多模态、Agent等技术 | AI测试 |
36 | 智云健康 | 依托“智云AI大脑”打造ClouD GPT与ClouDDTx两大垂直模型,深度适配院内外慢病管理场景 | 数字健康 |
37 | 深演智能 | 企业级智能体Deep Agent Neo打破传统营销边界,全链路关键场景赋能,助力品牌增长提效 | AI Agent智能体 |
38 | 毅兴智能 | 5G+MES/WMS系统节省人工成本15%,生产调度响应速度提升25% | 智能制造 |
39 | 中储智运 | 通过智能配对算法与“五流合一”数字管控,构建贯通物流、供应链的全链路数字基础设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 物流、仓储 |
40 | 精研科技 | 以“5G+AI质检”与智能制造大数据平台为核心,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 | 汽车制造 |
41 | 创意信息 | 以“数据+AI”双引擎驱动数字化转型,其数据库业务收入增长47.6%,服务近千家企业客户 | 软件服务 |
42 | 祥邦永晟 | POE光伏胶膜市场占有率全球15%,智能工厂集成MES/WMS/能源管理系统 | 电力 |
43 | 特莱斯光学 | 集成MES/ERP/QMS系统,产品合格率提升8.29%,订单交付率提高9.31% | 光学产品 |
44 | 星星充电 | 实施了N2.MES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切换时间缩短50%,制造周期压缩30%,人均生产效率提升70%,计划达成率提高20%,有效支撑了复杂生产模式的精细化管理和主机厂的严苛要求 | 充电桩 |
45 | 远东电气 | 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提高34%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4.17% ,并以其智能工厂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46 | 大胜达 | 推出基于AIGC大模型技术的智能包装设计平台,能自动化生成设计并快速匹配制造商实现低成本生产交付 | 造纸和纸制品 |
47 | 美宜佳 | 全店智能系统优化零售运营,入选华为全球样板点 | 商贸流通 |
48 | 天龙集团 | 以“品学·兼优”AIGC工具矩阵与数字工厂为核心,实现营销内容智能生成与精准投放,并推动化工生产管理数字化 | 数字营销 |
49 | 长虹佳华 | 打造沉浸式旅游新体验,通过AI驱动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企业跨境业务 | 低空经济 |
50 | 大洋塑胶 | 5G工业网关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控,5G视频头盔提供设备远程运维协助,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 | 制造业 |
2025.10 DBC/CIW/eNet16 |
2025年是中国数字化转型深化的关键年份。本次评选出的50家数字化创新实践企业,展现了数字技术在各行业落地应用的成熟与价值。这些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点技术应用,而是追求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化再造。
从智能工厂到智慧供应链,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创造实质性价值。华为公司以15%的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位居全球首位,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数字技术核心领域的突破;洛阳轴承应用“5G+工业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到交货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正大食品作为数字化转型“小灯塔”,展示了智能化管理的实践成效;精研科技则以“5G+AI质检”为核心,构建了生产全流程数字化体系……
数字技术,如AI智能体,正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它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深入企业生产、运营与服务的关键场景,切实提升效率并优化决策。在工业制造中,智能体能实时监控订单进度、预测延期风险,使工厂订单平均延期率从显著降低;在客户服务领域,智能客服可独立解决90%以上的问题,实现7×24小时在线响应。同时,智能体还能自动生成营销内容、管理供应链、辅助研发设计,甚至帮助政务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有效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其价值已从“技术工具”升级为“生产伙伴”。
实体经济领域也在发生系统性智能变革,借助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重塑产业竞争力,一批先锋企业通过5G、AI、工业互联网等开辟提质增效新路径。
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核心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正从实验研究走向产业化规模应用。应用导向型企业增多,这些企业将AI技术与医疗、金融等行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显著的商业与社会价值。大模型领域呈现出快速商业化落地特征,生成式AI已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跨越。
在垂直行业应用方面,AI质检系统将传统人工质检转变为机器质检,使质检效率相比传统人工质检提升近10倍。
智能制造迈向“数字孪生”新阶段
智能制造正在从自动化向“数字孪生”升级。数字孪生技术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核心桥梁,正以每年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重塑工业制造、智慧城市、能源管理等领域。头部企业已实现从设计、生产到运维的全流程数字化。以智能制造为例,企业通过“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对加工参数、刀具磨损等数据进行毫秒级监控。数字孪生平台需支持多类型传感器、视频流、ERP/MES系统等数据源的无缝对接,确保物理场景的全面映射。
中小企业转型从“样板间”走向“商品房”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日趋成熟。2025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通知指出,要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针对性开发一批行业属性强、赋能效果优的“小快轻准”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为同行业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与路径。这些“小灯塔”企业具备技术实力强、业务模式优、管理理念新、质量效益高等特点,能对行业同类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较好的示范作用。
总结
随着5G-Advanced技术商用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应用,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新阶段。未来转型将更注重数据驱动决策、产业链协同和商业模式创新。从单点技术应用向全面数字化延伸,从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普及,从示范引领到全面推广,数字化转型正成为企业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
(文/观海)
e-Mail:lab@enet16.com